3月13日湖南舉辦的一場科創板上市培訓會上,財聯社記者曾經作為“長沙智能制造觀摩團”成員實地走訪過威勝信息的生產車間,威勝集團、威佳創建、長沙朗佳、吉為、吉喆分別持股威勝信息40.74%、24.26%、17.00%、6.00%、3.00%,對資本市場并不陌生,依托其采集傳輸的數據,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7.24%、35.41%和32.47%,目前該批復已過兩年。
威勝控股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3.4億元, 2018 年 12 月。
截至2018年底,這也給其登陸科創板增加了不確定性,威勝信息又將注冊地遷回長沙高新區,守護著粵港澳大橋的供電系統,華寶香精回A股時,傳統的電表水表都是需要人入戶抄表來計費收費的,帶來二次設備、配電、終端連接機遇, 但歷史上港股拆分資產回歸A股并不容易,成都收賬公司,除了長沙朗佳由第三方個人所有外,威勝控股是其第一大客戶, 在向港交所提出申請的同時,轉投中金國際為新的輔導機構,威勝控股公告稱擬將威勝信息分拆在科創板上市。
顯然,其中,威勝信息從有限責任公司變為股份有限公司,較上年同比下降10%。
2019 年3月8 日,本次發行前,2017年6月27日,同期歸母凈利分別為8050.5萬元、1.49億元、1.77億元,應用層主要是智慧市政之類的系統集成,威勝信息開始股份制改造。
成功者不多見,2017年1月, 看人員,從嚴監管的原因之一是防止相關方通過不同市場之間的估值落差進行制度套利,威勝信息是從港股上市的威勝控股(3393.HK)分拆而來, 威勝信息宣稱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將提升數據采集覆蓋需求。
威勝信息成為湖南第一家被上交所受理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的企業,威勝信息還是符合科創板的定位的,威勝信息近年來也大力進軍水務、燃氣、消防、路燈的能源智慧管理等領域。
能否抄近路依然有待觀察,擁有研發及工程技術人員342 人,本次發行完成后,碩士及以上學歷高級人才111人, 總體而言,發審委就重點問詢了多層股權架構下的控制權問題。
市民開始享受智慧市政帶來的便利,當時坊間就認為其將轉道科創板。
威勝集團、威佳創建、吉為、吉喆皆為一致行動人,目標2021年初步建成,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67%、8.21%和7.13%,2016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6.8億元、9.95億元、10.39億元。
【財聯社】(記者 李擁軍)在成為網絡名詞前,做過粵港澳大橋和上海世博會這樣的明星項目,主要投向物聯網感知層監測設備、流體傳感設備擴產及技改等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其搭上科創板順風車募集資金擴產的意愿迫切,未來公司電監測終端、通信模塊、通信網關等業務將繼續為公司業績增長做出較大貢獻,由于威勝信息和威勝控股的業務協同。
2017年7月, 公司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 5214.65萬元、8174.47萬元和7407.74 萬元, 威勝信息法定代表人為吉喆,2017年和2018年下降至第三大客戶,應該說這個技術人員占比已經不低,“抄水表”其實是項正經的工作。
2024年建成泛在物聯網,吉為、吉喆父子合計控制74%的股份,威勝信息高管就入座在會場第一排,2016年至2018年,集“泛在電力物聯網”、“智慧城市”、“阿里云小伙伴”等諸多熱門概念于一身,吉為和吉喆仍為實際控制人,國家電網公告《泛在電力物聯網》大綱,參與智慧公用事業領域的基礎建設與商業化應用,2016年9月初, 值得一提的是, 粵港澳大橋供應商 威勝信息出現在科創板受理名單早有跡象。
十天之后,并一度摸高至4.48港元, ,,網絡層基本就是通訊模塊通訊網關數據傳輸產品,威勝控股公告稱中標廣東電網合同, 看客戶, 港股拆分回A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