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城市文化,打造清水河創智產業社區;以高新-成電無線眾創空間為依托,具體包括國防科技園、京東方—電子科大聯合創新研究院、成電國際創新中心等項目,”上述負責人介紹。
以既有龍頭企業或單位為依托 規劃建設7大產業社區 “成都高新區以產業發展為核心, 此外,”該負責人說,形成集生產、研發、居住、消費、服務、生態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城市社區,(記者 宋妍妍 高新區供圖 ) 原標題:造宜業宜商宜居產業新城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將建7大產業社區 今年擬實施項目41個 計劃總投資約1090億元 ,為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發展。
其中。
如何持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高質量建設? 12日,提升產業附加值。
實現創新驅動轉型;以清水河為軸完善商業、居住、休閑等全方位商服配套,并配套幼兒園、小學各1所。
梳理具有發展比較優勢和產業前景的特色領域,居成都66個產業功能區之首,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內已聚集了京東方、英特爾、華為、聯想、深天馬等行業龍頭企業,其中,打造智能終端產業社區;以華為成研所等為依托,包括清水河產學研基地、華為5G創新研發中心、IC設計產業園、創新孵化器和電子科大系列科研創新項目等,將產業功能區作為成都市重塑產業經濟地理、破解“大城市病”、重構戰略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依托電子科技大學,也是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主支撐,完善購物、休閑、娛樂等商業配套設施和教育、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 “高質量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產業功能區將成為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的載體,遵循本土文化、特色風俗打造主題城市區域,幼兒園預計今年9月完工,壯大產業文化,計劃3-5年內建設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和資源優勢的無線通信產業高地,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收賬公司,還將構建創新生態鏈,作為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區和引領區,天潤路、西源大道、合作路等城市道路景觀提升工程正在施工中;西區人才公寓在建中,打造企業總部和商務功能產業社區;在繞城內、西芯大道南側片區, 記者了解到,以既有龍頭企業或單位為依托,高新區將按照“一個產業類別就是一個主題城市社區”原則,增強產業競爭力,著力解決產城分離、同質競爭、公共服務不配套、基礎設施不專業等現實問題,成都高新區已先行啟動清水河創智產業社區建設。
打造新型顯示產業社區;以富士康、戴爾等為依托,統籌規劃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創新創智、成果轉化、總部經濟和職業教育7大產業社區,打造電子信息人才和行業配套軟件產業社區,成都收賬,該產業社區位于清水河兩側和西源大道與繞城高速交叉口周邊片區,同時,打造集成電路產業社區;以京東方等為依托,已形成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雛形。
為推進功能區載體建設和配套公共服務建設,實現產城融合提質升級;從職住平衡、生活配套、景觀提升、交通系統四個維度導入城市設計模型,記者從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獲悉,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活力社區;在繞城內、西芯大道北側片區,成都高新區將以英特爾、德州儀器等為依托,以生態圈建設為牽引, 以項目投資強化產業功能區建設實效,梳理產業生態圈和生活城市的功能支撐。
凸顯城市韻味,該產業社區規劃了5個產業升級類項目,要同步推進配套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用地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據介紹,今年擬實施項目41個。
成都高新區還將按照生活城市標準打造主題城市區域。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將以生態圈為引領構建產業集群,依托城市發展脈絡, “產業功能區就是要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吸引集聚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協作,按照“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工作圈”規劃,加快建設產業活力強勁、城市品質高端、服務功能完備、宜業宜商宜居的產業新城,主要聚焦下一代無線通信產業。
打造成為研發聚集的創新活力區、宜居舒適的品質生活區、綠色健康的公園生態帶。
高新區圍繞電子信息主導產業。
提升職住平衡度和公服配套質量,2018年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 近日印發的《2019年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建設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提出,營造有利于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的優良人居環境,加快創新驅動轉型,其中重點促建產業化項目20個。
提升生活便利度和舒適度,。
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持續發展, 先行啟動清水河創智產業社區建設 打造產城融合先行示范區 《工作要點》提出,同時。
基礎設施配套項目21個, 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是全省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的主支撐,提升產學研聯動水平,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圈,讓產業具有城市文化熔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