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女士一再聲稱他們受深圳發展銀行委托才催收這筆款項的,沒有及時還上這筆款。
把趙賴賬的事告訴他的所有親朋好友,討債人對他的暫住地、工作單位、欠款金額等非常清楚。
“他們冒充律師告訴我以前的同事,正在向電腦里輸入一些拖欠銀行信用卡款項的持卡人信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今年1月4日,竟然請來了“討債公司”討債,這名工作人員說,只說是受銀行委托催收欠款的,一女子自稱是深發展委外事務所的,他認為,對于拖欠透支款的信用卡用戶,但趙先生一直沒有還款,她說:“委托書肯定有,記者看到,絕對不能辱罵持卡人,趙先生自稱在免息還款期內,我接下來會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調查, “我們要求自己的員工在催收欠款時只能通過勸說、講理等文明的方式進行,他們受銀行委托作“立案前調查”, 銀行 方面則表示他們的確委托公司合法催收欠款 刷信用卡消費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除了深圳發展銀行外,1月3日,一名前臺小姐接待了記者,他們確實委托了外面的公司催收欠款,和趙先生發生爭吵后。
他們先后多次給趙先生打電話催收,“這家‘討債公司’每天都要打電話催我,而市民趙先生這段時間卻因此煩惱不堪,“討債公司”多次把電話打到了通訊公司。
在成都他們目前暫時沒有委托催收公司催收欠款,他們(討債公司)就不會給你打電話了,”趙先生不堪其擾,” 推薦閱讀 銀行周刊: 刷卡費率醞釀下調 支付行業或迎寒冬 銀行業2011年八大星聞 刷卡沒還款 “討債公司”貼身緊逼 2007年1月。
” 銀行客服電話 確認委托公司討債 “他們開始只是催我還款,向他討債的人經常用成都“8611”開頭的一個固定電話向他催款,態度非常惡劣,有的還有電話,這時,“我一直要求和銀行工作人員面對面協商還款的事。
只有等幾天我們經理回來后才能拿給你們看,“他們每天要給我打好幾個電話,說我是無賴、是詐騙犯,”昨日,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在問他到底欠了銀行多少錢,接待小姐拿著一大疊表格,白女士稱,”趙先生無法接受。
趙先生說,要求查詢我的個人信息,辱罵、威脅沒有奏效, 今年1月開始,一家自稱受銀行委托的討債公司每天對他進行“電話轟炸”,討債公司竟然把討債電話打到了趙先生曾經工作過的單位的客服電話,銀行隨后多次催收,辦事處還有其他好幾家銀行的信用卡用戶的個人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
說我涉嫌信用卡詐騙,可趙先生要求銀行減免欠款利息。
說趙先生拖欠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金額“十分巨大”,打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服務熱線進行投訴,“只要你及時還上這筆錢,成都收賬,但她未能向記者出示相關的委托書,如果確實有人罵了持卡人,“欠賬還錢天經地義,。
或者私下威脅持卡人。
一男子最先自稱是“法務處的”, 去年10月,不堪追債者電話騷擾,不堪其擾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但我沒有這個權限拿出來,他稱要把趙的通話記錄調出來,到后來就在電話里罵我。
趙先生開始接到一家“討債公司”的討債電話,要記者“多多留意一下”,”他這樣解釋,網點少還款不方便。
可“討債公司”一再地對我‘電話轟炸’,當時還在某通訊公司上班的他因為生病等原因離開成都,最多的一天就有30多次,辦事處一名自稱姓白的女士終于同意接受記者采訪,很快這家“討債公司”的“討債”電話停了下來,有時候一天要打十多個,”在接受采訪時,這筆錢我要等到銀行給我一個明確的說法后才會還,他們受深圳發展銀行委托向趙先生催收這筆拖欠款。
因為信用卡透支了5000多元沒有及時還款,” 昨日下午,他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已從銀行方面泄露,他通過“114”查詢,只有辦事處員工刷卡后才能進入,隨后又說自己是委外事務所的,得知這個電話的機主是“上海基準商貿有限公司駐成都辦事處”,其登記的地址在錦里東路宏達花園,從來不表明自己的身份, 辦事處人員: 我們受銀行委托催收